快3岁的小刚,智商进步得很好,可以用积木砌出他所见过的汽车。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感到非常认可,于是备加称赞,还常让他在其他人的面前表演,如此,他取得的称赞就更多了。一天,家来了客人,小刚照例地进行表演。可是,同来的一位和小刚年龄相仿的小客人,在同小刚一块用积木建高楼时,小刚却如何也不如小客人建得那样高。这个时候,小刚竟一手把小客人建的高楼推倒了,并抢过积木,到旁边造起他的汽车来。
客人走了,爸爸妈妈问小刚为何如此做。使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小刚竟委屈得泣不成声显然,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灵,已被妒忌心占据了。因为平常过多的称赞,使孩子滋长了一种自以为是的思想,感觉自己真有哪些都比其他人强的本领,以至于使他不可以容忍别的孩子在这方面比自己强。
可见,孩子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称赞的,但这种称赞不应该是便宜的、言过其实的,而应该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特别要紧的是,在称赞的同时,做父母的要擅长诱发孩子学习新常识、新技能的兴趣,向他们提出符合实质的新需要。如此,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