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选择题
1.11世纪将来,欧洲农村纷纷拓展垦殖运动,新开垦的土地的主人是
A.垦殖者 B.领主
C.国王 D.农民
2.商人将材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的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己家里中进行生产,商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于
A.分散的手工工场 B.集中的手工工场
C.家庭手工作坊 D.工厂
3.“他一个人没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A.地主 B.土地所有者
C.手工工场主 D.租地农场主
4.14世纪将来,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回收单个农民供应的商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也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A.远程贸易的进步 B.城市的进步
C.手工工场的进步 D.科技的进步
5.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希望”,这是由于
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B.西欧各国君主大力进步工商业
C.随看手工工场的进步,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来源:学科网]
D.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6.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常识的有效方法。以下思维导图,在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A.缘由 B.核心 C.影响 D.评价
7. “如何生活最好,想些什么最好,古时候哲学家和道德家早就百花齐放,在看法上百家争鸣,但他们的辩证和推论并没被传承下来,由于基督教会已经给人民的思想紧紧裹上了束缚衣。”以解除“人民思想上的束缚衣”为主要任务的是
A.百家争鸣 B.新航路的开辟 [来源:学|科|网]
C.文静复兴 D.西欧城市兴起
8.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圣母主题绘画,图二与图一的不同说明
A.人是衡量世界万物的尺度
B.追求人性的美体现了思想解放
C.封建专制是民主和自由的天敌
D.神圣仪式才是信仰真诚的体现
9.有学者觉得:坚信上帝的存在,仍是文静复兴时期文化的主流。但针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所倡导的需要通过认识上帝才能认识我们的观念,新兴的人文主义提出了“人要认识自己”的口号。该学者觉得文静复兴运动
A.倡导“常识就是力量”
B.倡导享受现世,蔑视天堂和来世
C.倡导反对封建专制
D.脱胎于基督教文化,倡导人性
10. 2018年3月27日,“文静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文化和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馆拓展。在这个展览上你不可能看到的作品是
11.“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种动力一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初期资本主义的进步和商大家的扩张,就没地理大发现:但若没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会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下列选项不可以说明上述看法的是
A.欧洲资本主义产品经济的进步需要探寻国外市场
B.欧洲封建主对黄金、香料等的需要使他们支持国外探险
C.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条件
D.国王、贵族是推进地理大发现的要紧力量
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在西方,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先后驶向万顷波涛的时候,为他们导航的,不只有指南针,而且有文静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和地理学。”这说明
A.新航路的开辟为文静复兴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B.新航路的开辟出目前文静复兴之前
C.文静复兴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积极影响
D.文静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步
13.1912年,巨轮“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横跨大西洋,计划到达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14.如图是哥伦布远航后世界交流的情景。依据所学判断图片中“新世界”是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
15.“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况,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的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历史背景 B.必须具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要紧影响
1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方法和一般产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上述材料论述了
A.文静复兴推进欧洲的社会进步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步
C.“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步
D.《共产党宣言》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步
17.《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所有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 B.三角贸易的罪恶
C.文静复兴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
18.读图,这是16—19世纪300多年间,资本主义发家史上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一个环节的贸易活动被马克思称为“扔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
这个环节应是图中所示的什么环节
A.A B. B C.C D.A、B
19.有学者断言:“没美洲这片国外给养地,没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看法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工业化革命”收获“欧洲奇迹”
C.“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张
D.殖民扩张推进“工业化革命”
20.“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合。这所有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年代的希望……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材料中资本主义的罪恶,没提到的是
A.对美洲的奴役和掠夺 B.“三角贸易”
C.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2、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所有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大家相信伟大的年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年代一个不朽的标记。[来源:学#科#网]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静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区域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时,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地区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非常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常识,写出达·芬奇用“新奇的目光”绘画出一位“白富美”的时髦作品。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和环球航行第一人。美洲被发现后,欧洲殖民者便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写出体现这一性质的典型事例。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那个发现“人”和发现“世界”的火热年代,它们分别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两大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联?引发两大发现的一同缘由是什么?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2.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面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一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况。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乎大利,这层纱幕最早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静复兴时期,大家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收获极为欢欣。他们觉得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不过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国内与大量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打造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材料一中所说的“一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乎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早烟消云散?
你是怎么样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不过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要紧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点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三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文静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什么一同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殖民规范大大地促进贸易和航运的进步。“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方法。殖民地为飞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对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的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奴隶贸易兴起后,它一跃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港口。18世纪下半期,利物浦贩运的黑奴占英国奴隶贸易的5/8,占欧洲的3/7。当地的一位作家也不能不说:“大家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的资本打造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大家事业的基础。”这又是英国资本主义进步的一个鲜明写照。
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开始于何时?
材料一中的“宗主国”具体指什么国家?
“欧洲以外”主要指什么地方?
从材料二中的哪句话大家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答案[来源:学科网ZXXK]
1、1.A2.A3.D4.A5.C6.B
7.C点拨:依据“解除‘人民思想上的束缚衣’”可知,与文静复兴有关。兴起于意大利的文静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大家的思想解放。文静复兴运动不只体现了当时大家对人性回归的渴望,也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需要自由的愿望。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解除‘人民思想上的束缚衣’”与文静复兴有关。
8.B点拨:图一中的圣母带有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图二中的圣母则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展示了人性的美,追求人性的美体现了思想解放。
9.D点拨:由题干中“有学者觉得:坚信上帝的存在,仍是文静复兴时期文化的主流”得出文静复兴“脱胎于基督教文化”;由“新兴的人文主义提出了‘人要认识自己’的口号”得出文静复兴“倡导人性”。
10.D点拨: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常识可知,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不是意大利人,他的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故在“文静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文化和生活”展上不可能看到的作品是D。
11.C点拨: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新航路的开辟的推进原因有A、B、D。C在材料中没体现。
12.C点拨:据题干材料可知,文静复兴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13.B
14.B点拨:依据所学常识可知,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国内,将当地的土特产,如玉米、烟草、向日葵等运往了欧洲。因此,本题选B项。
15.D16.B
17.B点拨:依据题干中的重点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常识,17—18 世纪欧洲商人将便宜工业品 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材料,制成产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了三角贸易的罪恶。
18.B点拨:依据题干中信息:“三角贸易”示意图。结合所学常识:在“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掳获黑人,然后将黑人装入拥挤的船舱,横渡大西洋,运往美洲。因为饥饿、疾病等原因,很多黑人在横渡大西洋的过程中死去。因此马克思把“三角贸易”中从非洲到美洲的这段航程称为“扔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
19.D点拨: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其主要看法是殖民扩张推进“工业化革命”。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用以进步国内的工业生产;同时,这类殖民地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国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欧洲工业的进步。
20.D点拨:由材料可知,材料中资本主义的罪恶包含对美洲的奴役和掠夺,对印度的殖民掠夺,“三角贸易”,没提及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D选项符合题意。
2、21.《蒙娜丽莎》。
哥伦布、麦哲伦。 三角贸易或葡萄牙侵占澳门、英国占领印度等。
文静复兴、新航路开辟。文静复兴运动中主张的人文主义,推进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新航路开辟中验证和弘扬了人文主义,又使文静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产品经济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22.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人文主义。
借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法,实质是倡导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印度改成美洲。打造殖民地。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步,推进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23.新航路开辟后。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美洲、亚洲、非洲。
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大家事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