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脸纯真无邪的看着我:“暑假非常快乐,可为何却出现了作业这个东西呢?”
呵呵,被娃气到吐血的我只想了解为何有暑假!!!真想学校快点把娃收回去!
传闻,暑假是在学习环境最为恶劣的状况下,用来给娃透口气,让娃调整状况后能更高效学习。
但,自从空调这种利器普及后,酷暑、寒冬没办法集中学习的问题得到很大缓和,那为何还要保留寒暑假?
老师说:暑假是为了挽救老师而设置的系统休止符,让老师在一学期崩溃教学后,得以回血两个月,才有勇气再熬一学期。
娃说:暑假是为了让孩子更爱上学校,不是由于分别两月甚是想念,而是爹妈假期的安排惨无人道,还是学校松弛有道啊!
嗯,听起来仿佛有的道理~(=_=才没呢!)
来听听科学一点的说法吧:有人说,暑假来自于私塾。古时候缺少空调这种降温方法,炎热夏天,为了预防中暑,私塾就会给老师和学生放假。因为这种假期时私塾放的,所以叫做“塾假”,后来演变成了“暑假”。但此种说法其实并没靠谱的依据。
最早追溯到南宋的私塾学规,也未曾见放暑假的条约、中国古时候的书院与官办的县学、州学、府学、太学和国子学,也都未见学规中有提及放暑假的事情。
中国的寒暑假其实是随着着晚清学制改革一块出现的,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可以查到的最早的对寒暑假进行明文规定的是1901年袁世凯组织拟定的《山东大学堂章程》,它规定 :“每年春天,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 ;休息至立秋后6日开学,12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这种学期和放假规范,被此后清政府、民国教育部各类学堂章程袭用。
年代变迁,到了195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有一段如此的表述:“全国高等学校招过生日期,是7月下半月和8月上半月。在这个统一规定外,各省、市、自治区有权根据当地的状况规定当地区的校历,报告中央教育部,废除全国统一的校历。”
自此之后,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时间差不多相同,各校又有细微差别的放假规范 。
就像寒暑假是一步一步进步变化而来的一样,假期作业同样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那样“创造”假期作业这口锅,到底哪个来背一下呢?
1905年,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名叫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老师,他创造了作业这个东西,刚开始是作为一种惩治学生的方法,后由来为对学习成效也非常不错,被世界各地的老师纷纷效仿……
不管想还是不想,作业都是客观存在了,并且对学习成效非常不错。
可是暑假没老师的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成了难点!
暑期作业不会就抄答案?不动脑只图赶快完成结果一写就错?或者太过拖拉,暑期过半还没有动笔多少,父母工作之余还要陪读到深夜监督孩子,身心俱疲